打造全媒体时代舆论引导工作“四三二”模式
2017-12-21 09:44:00     [查看原文]

青岛市市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付荣云

2017年12月21日09:44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如何提高舆情应对能力,构建舆论引导的长效机制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市南区全力抓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注重理念更新,主动适应媒介融合,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构筑全媒体平台和打造高素质队伍,形成了全媒体时代市南区舆论引导工作的“四三二”模式,为建设时尚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区提供坚强舆论保障。

一、建立长效机制,舆情引导工作实现“四步快走”

(一)发现早,快速反应。发现早是舆情处置工作的前提。市南区探索建立了三个舆情信息监控工作平台。一是全区舆情信息工作平台。组建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区委相关常委,区政府各副区长,各街道、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及舆情通讯员组成的“市南网情动态”舆情信息微信工作群。二是媒体舆情信息监控平台。组建“市南关注”微信工作群和“蓝彩云图--市南网媒”微信工作群,24小时不间断搜集舆情、共享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反馈。三是互联网舆情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借助专业的互联网舆情应急管理指挥平台,迭代优化监测关键词,提升舆情监测精准度和实效力,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不断升级信息监测模块,提高系统全网监测能力。

(二)研判准,快速决策。研判准是舆情处置工作的关键。市南区探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舆情预警研判机制。一是成立舆情研判小组。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的舆情研判小组,对舆情进行预警研判,并根据舆情的性质分类处置。二是建立舆情季度工作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区各街道、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和舆情信息员舆情工作调度会,对本季度舆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对下季度敏感舆情做出提前研判。

(三)联动快,快速发声。一是区市联动。市南区将区市联动作为舆情处置工作的第一环节,舆情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上报市网络办,及时汇报研判结果和处置建议,争取得到指导和支持。二是区街联动。区委宣传部与全区各部门、街道保持有效联动,在舆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真相、统一处置口径,及时把握舆情处置的“黄金时间”,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三是媒体联动。充分发挥辖区内拥有90%以上各类媒体总部的区位优势,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机结合,建立了包括网络媒体、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下的新媒体等近150余位媒体人在内的网络媒体矩阵,在舆情处置工作中发挥澄清事实原委、还原事实真相的重要作用。

(四)措施实,快速处置。措施实是舆情处置工作的根本。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舆情处置工作,市南区出台了《市南区舆情处置工作实施办法》,提出了舆情处置“事前评估、提前引导,属地管理、处事为重,及时主动、适时适度,实事求是、公开透明,资源共享、协同处置,履职尽责、失职追责”的六大原则,全区的舆情处置工作形成了尽早发现、及时联动、快速处置的有效工作闭环。

二、构筑全媒体平台,舆论引导工作实现“三个创新”

(一)创新载体,打好舆论引导工作组合拳。一是打造全国首家社区微信联盟服务平台。社区居民通过关注“微市南”或65个社区任何一个微信号即可进入联盟服务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区委、区政府的声音可以直抵社区。在传递政府声音、服务群众,有效化解各种社会敏感事件,推进党委、政府和百姓良性互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纳入市南区社区微信联盟服务平台的政务微信、微博号共140个,65 个社区微信子平台和“微市南”粉丝量近10万人,整个平台(含微博)拥有粉丝近百万人。二是率先创办《市南社区报》。今年3月,市南区委宣传部牵头与《半岛都市报》共同创办了新的《市南社区报》,在传递区委、区政府声音,弘扬基层正能量,传递百姓心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市南社区报》将实现辖区居民、机关、企业和驻区单位的全覆盖。

(二)创新形式,推动舆论引导提档升级。一是率先推出手机网络直播。在做好微信联盟静态传播的同时,市南区率先推出手机网络直播宣传推介形式,建立网络直播整套运作体系,由“青岛老土著花样爷爷”与网络女主播组成了“老少配”,先后3次对市南区大学路、福山支路、中山路景点进行网络直播,城区的悠久民俗、百年历史和发展新貌均在讲述中娓娓道来,其中《慢步中山路》网络直播当日的点击量达122万人次,创下全国同类直播的最高纪录。二是率先打造特色化网络宣传平台。为了凸显“时尚”、“幸福”的城区发展定位,市南区创新使用H5电子杂志宣传形式,先后推出《舌尖之上,津津市南》、《咱们赏花吧:春意市南 时尚花开》、《遇见市南:八大关的建筑与树》、《赏花会:春风十里看花去》等H5杂志专刊,将市南时尚经济、时尚文化、时尚生活、时尚湾城通过图片、文字、音乐的形式精致而厚重地展示在网民面前。同时,还创新推出VR全景网络形式。三是率先推出“网瞰市南”网络宣传文化品牌。今年,市南区联合中央、省、市40余家网络媒体围绕“时尚”、“幸福”等主要元素深入市南区的企业、园区、楼院,通过现场直播、图文报道、H5电子杂志等传播手段在手机客户端和电脑PC端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全面解读市南区建设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内核和精神,截至目前,共组织主题式实地集中采访13次,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创新思路,让全世界都看得见市南。市南区积极推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依托传统媒体强大的采编能力备足备好内容原材料,在全媒体平台上进行话题策划、报道统筹,实现资源共享。今年以来,围绕区党代会、“两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和出台普惠性社会公众安全险、2017青岛·市南国际管乐艺术节、青岛大数据应用创新峰会、青岛赏花会、“区长杯”帆船邀请赛等重点工作和特色活动,运用全媒体方式积极协调各级各类媒体开展宣传。

三、打造高素质队伍,舆论引导工作实现“两个保障”

(一)领导高度重视。近年来,市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党政齐抓共管,遇重大突发舆情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调度直至问题解决。区委、区政府还高度重视全区宣传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两次增编扩编,进一步壮大全区舆论引导工作力量,提高了宣传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打造核心队伍。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加强全区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保障。市南区打造区、街、居三级网评员队伍,区级层面组建了全区140个官方微信公众号管理员在内的“市南区自媒体联盟”工作队伍;街道层面建立了70余名核心网评员在内的“市南区网评员”队伍;社区层面建立了65个社区居委会主任在内的“市南舆情社区主任”队伍,实现了网络舆情的三级互动。

为加强队伍建设,市南区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业务培训体系,针对提升市南区党员领导干部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先后举办新闻发言人及突发事件应对演练等专题培训班,邀请武和平、王彩萍等国内资深媒体学者进行实战演练等特色化培训;定期邀请新媒体专家、网络名人开展培训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新媒体网络素养;定期邀请全国主流网站编辑、新媒体专家与“市南区自媒体联盟”工作队伍开展线上互动培训,增强舆情意识、掌握实战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全区宣传队伍的整体业务素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稳步提升。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