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营销行业八大趋势预测
2017-12-21 14:48:00  站长网   [查看原文]

A5创业网

项目发布

申请报道

扫一扫,联系编辑获得审核机会

符合以下要求,获得报道机会

1. 新公司求报道

2. 好项目求报道

3. 服务商求报道

4. 投资融资爆料

中介交易 网站交易 域名交易 公众号

登录 注册

会员中心 退出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网站导航

找项目 找服务

客服热线:400-995-7855

创业

创业动态 投资融资 创业故事 众创空间

财税

工商注册 公司财税 资质办理

产权

商标 版权 专利

科技

互联网 IT业界 移动 八卦休闲

站长

网站运营 建站经验 SEO 交互设计 好站推荐

营销

营销策划 网络推广 移动营销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分析 移动电商

IDC

IDC报告 云计算 服务器 安全 CDN

更多

自媒体 公众号 小程序 产品 域名 会议 数码 游戏 系统 技术

首页

创业

创业项目

科技

站长

产品

营销

电商

域名

会议

A5交易

A5营销

创业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营销 > 营销策划 > 正文 品牌

标签

专题

软文

2018年营销行业八大趋势预测 2017-12-21 14:48 来源:新榜 我来投稿 我要评论

创业项目优选 好项目来A5招商 ,点击入驻!

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写过一篇《2017年营销行业八大趋势预测》,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有不少还是说对了。今年也快结束了,我打算继续写2018年的趋势预测,与其说预测,不如说是对过去这一年的一些总结,从这当中一窥明年的营销可能性吧。同样总结了八条,不一定都对,同样作为一种参考吧。

H5依然是传播的强有力武器,但前提必须是有创意

如果我们仔细比较一下2016年的十大刷屏H5,以及2017年的十大刷屏H5,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2016年刷屏的H5,很多都是炫技的,比如宝马H5开进朋友圈、故宫把四爷带进朋友圈等等,一个个看上去都是玩技术的,还模仿不来。

而今年几个刷屏的H5呢?虽然也有几个是技术驱动,但我们也看到了腾讯的一元画廊、人民日报的军装H5、故宫的快闪H5,以及下半年特别流行的手机录屏式H5,很明显,今年的H5开始更注重内容上的创意。

当然,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2018年,H5依然是传播的标配,也很容易成为强有力的武器,但最大的前提,内容一定是要有创意。其中让我最坚信这一点的,就是网易出品的几个H5,不管是有道翻译官的0成本录屏H5,还是网易考拉的两个戏精H5,其本质都是一个优秀的故事,优质的内容依然是最容易打动用户的方式。这个趋势应该能在2018年有所延续和体现。

品牌联合可以成为制胜武器,可以大做,也可以小做

品牌联合在2017年也发挥了极佳的效果。我所理解的品牌联合活动,可以分成两种形式。

一种是往大的方向做,联合一个或多个同量级的品牌,通过具体的某次事件营销呈几何级数的放大关注度和影响力。最典型的就是ofo x 小黄人这样的经典案例。

当然,还有一种是小声量的品牌联合,比如利用官微来一个互撩,做几张联合海报发发宣传等。今年看来一个趋势是这种蓝V之间的默契配合越来越多了,比如感恩节杜蕾斯在微博上对十多个品牌发起联动,并没有事先打招呼,但被@到的品牌几乎全部在短时间内做出了回应,这是杜蕾斯的一个全新尝试,也是品牌联合的一种比较轻的尝试,在没有投入很多人力物力的基础上,也收获了非常好的效果。

2018年这种趋势很有可能将继续下去,海尔为首的蓝V联盟已经初具规模,玩的熟络的,调性接近的几个蓝V之间的默契配合将可能成为常态。除此之外,我们依然期待出现更多品牌调性一致的大品牌能够玩出更大、更新的创意活动,真正实现1+1>2。

地铁站成为最适合场景营销的传播媒介

2017年,地铁站成了整合传播的标配投放渠道。各大行业的品牌竞相投放地铁广告,一方面使得地铁广告的刊例连续上涨,一方面也导致了大众的审美疲劳。到了年底,开始有人质问:别在扎心了,我只想好好乘一次地铁而已。

公正地说,地铁站的确是最适合做场景营销的地方,地铁是最佳的封闭性环境,人流量大是最大的优势,面向的人群也很容易被定义成上班族、白领,今年在地铁内做营销成名的作品还真有不少,这种地铁广告热至少将延续到2018年上半年。但是,地铁终究只是传播的媒介,创意和内容依然是关键,如果继续延续类似“扎心”的套路,估计用户也很难一直吃这一套,最后只会演变成品牌的自嗨。

形式上的小突破,可能将起到扭转乾坤的效果

形式上的一些创意突破,很容易带来新鲜感,从而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仔细想想,无非是“新瓶装旧酒”罢了。今年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百雀羚的长图文,比如芝麻信用的叠字文案,比如录屏形式的H5等。

在很多时候,可以利用一些普通大众和专业人士的利息不对称,尝试一些看上去高级的小把戏,说不定会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比如公众号文章内出现弹幕、阅后即焚、点击可见等“特效”。

文案、图片、短视频、直播、H5……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同样的内容,可以试试切换不同的形式,或是试试不同的排列组合,说不定会有惊喜。

走心的故事百看不厌,每个优秀的创意背后都有绝佳的洞察

扎心的乐评、深夜的番茄炒蛋、周杰伦的2000万个故事……营销圈从来不缺走心的故事,亲情、友情、爱情,我们也从来不缺真实感人的素材。

今年有不少走心的广告赢得了用户的好感。这无疑释放了一种信号,在2018年,必然会有更多的品牌走上这条路。但到底最后能有多少广告能引发共鸣,还是得看洞察。其实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很容易被打动的,主要品牌在营销的过程中能够精准的抓住洞察。

快闪店将继续火爆,营销有时候需要仪式感

快闪店绝对是今年营销圈逃不开的话题之一。从年头到年尾,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成功的快闪店案例出现。快闪店之所以成为品牌乐于尝试的营销手段,主要是因为成本低、话题大、效果好。

存在几天甚至几个小时的所谓“快闪店”,帮助品牌用最低的成本去试探市场、用户的接受度,而品牌也可以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创意,把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在线下实现出来。但看了今年这么多快闪店,其实我觉得更多的还是一个词——仪式感。

越来越多的品牌把线下快闪店等同于一次事件营销来操作。快闪店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外观上是否有视觉冲击,以及在社交分享上有没有做好。线下的快闪,最终将回归到线上的social,如果能维持线上的热度,那么线下的快闪也就完成了短暂的使命。

向流量低头的大牌越来越多,明星都不够用了

今年一个有意思的趋势,不少国际大牌都开始找中国明星代言了。吴亦凡成为了麦当劳近十年以来的首位代言人;肯德基也启用了鹿晗为金色上校代言人;杨洋代言了法国娇兰和万宝龙……

明星即代表了流量,越来越多国际大牌向流量低头,明星代言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但也暗藏杀机。有多少品牌在代言人吃了亏,比如肯德基,连续三任代言人(柯震东、薛之谦、鹿晗)都给品牌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

一方面,真正能带来流量的明星大多都身兼好多个大牌的代言,品牌在挑选代言人方面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明星私生活的不可控性,也给品牌挑选明星代言人带来了潜在的风险。2018年,势必会有更多品牌为了流量而与明星进行合作,但在选择具体的对象上还需谨慎。

争议=关注度?走擦边球的品牌将越来越多

2017年出现了很多饱受争议的营销案例,比如百雀羚的长图广告,在转化率的问题上颇受争议,招商银行的番茄炒蛋,也因为与品牌关联度不高而受到非议,但是,也正因为这种业界两极分化的观点,成就了这些案例的刷屏。

有争议自然就带来关注度,也有不少品牌走上歪路,开始主动制造争议,打擦边球,比如绝味鸭脖,多次主动打擦边球,博得关注度。

这种行为为品牌带来巨大的关注度,但又因为某些原因,往往无法受到实质性的处罚,虽然这种方法不可取,但依然无法避免在2018年会出现更多的品牌铤而走险。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