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十大网络谣言,你中招了吗
2017-12-21 16:55:03     [查看原文]

原标题:2017年十大网络谣言,你中招了吗

谣言是网络舆论空间的一颗毒瘤,好事者造谣、众多网民信谣、不明真相者传谣、涉事者辟谣、网络平台和政府打谣等始终是互联网一个难以回避的循环。2017年以来,各种网络谣言依旧滋生不断,检索“辟谣”相关数据可见,2017年1月1日至12月15日,相关网络新闻资讯达432126篇,微信文章234750篇,微博399293条,APP推送81871篇,报刊文章10982篇,博客19967篇,论坛文章66884篇。

智观天下工作室联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通过大数据筛选出2017年十大网络谣言,不知道您是不是也曾经相信了它。下面且听小智一一介绍

2017年十大网络谣言热度(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制图)

注:热度=新闻*0.2+报刊*0.2+APP*0.2+论坛*0.1+博客*0.1+微博*0.1+微信*0.1

谣言1:紫菜是用塑料做的

2017年2月,几段展现“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视频中有人将紫菜泡水撕扯,继而用火烧,称该品牌的紫菜很难扯断,点燃后还有刺鼻的味道,是“塑料做的”,并劝诫网友“别吃了”。在此之后,网上还有其他相关视频流传。多家涉事紫菜企业负责人向媒体爆料称,有匿名电话向厂家索要钱财,如果不给就继续传播相关视频。

2月22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专家通过权威媒体辟谣, 通过拉伸,撕裂,浸泡等方法解读塑料与紫菜之间的区别,科学粉碎这一谣言。2月26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亦表示,未发现视频所说的用塑料袋造假问题。2月2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辟谣称,网传“塑料紫菜”视频不可信。

2017年6月6日,新华社报道公安机关抓获了18名制造、传播“塑料紫菜”谣言以及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人员。11月30日,一起“塑料紫菜”网络造谣案正式宣判,王某祥被一审判决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谣言2:国家确定4个全球城市和11个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15日,由海峡导报社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台海网”发布文章《国家中心城市最终确定,11城市成功入围,厦门黑马闯进名单!》,该文称:“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终于尘埃落地,11座城市夺得这一称号。”

2016年12月17日,一家名为“中国经济学人”的微信公众号转载了该文,并将标题修改为《重磅:国家确定4个全球城市和11个中心城市,杭州成都厦门南京武汉等入选》,改后的标题以非常肯定的口吻进一步指出国家已确定4个全球城市。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