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
(一)重磅消息
1.中国人民银行8月1日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会议认为,金融支持经济持续向好力度加大。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下调政策利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促进金融市场利率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持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培育政策利率,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做好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巩固拓展整治资金空转、金融业“内卷式”竞争成效。
2.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就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有关事项发布公告。 一、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在该日期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含在2025年8月8日之后续发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二、上述金融债券,是指依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的、按约定还本付息并由金融机构持有的有价证券。
(二)券商最新研判
东吴证券:8月慢牛思维下聚焦泛科技赛道
1、7 月大盘震荡走强,沪指一度突破3600点,续创新高。这一轮沪指走强本质上是市场对于盈利周期见底企稳共识的形成。一方面基于2016年的学习经验, 在“反内卷+需求扩张”政策组合推出后,市场快速完成了拐点交易;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流动性水平较为充裕,具备快速定价的基础, 后续由拐点交易向空间交易的切换并非一蹴而就,市场大概率将经历一段震荡整固期。 部分资金基于空间交易逻辑可能会提前布局,承接筹码。
2、当前沪指已经进入了新的运行中枢,前期参与拐点交易的资金在快速获利后存在兑现需求,因此市场可能震荡蓄势。 慢牛思维下, 等待市场消化短期获利筹码、重新凝聚对盈利空间逻辑的共识后,行情有望逐步过渡至空间交易阶段。指数高位整固,关注低位泛科技领域。 在本轮指数中,周期权重是指数走强的关键。顺周期板块搭台后, 成长有望持续表现。此外关注到部分分支已经跑出了显著超额,后续可能会迎来高切低, 关注具备筹码/比价优势的泛科技方向。
3、近年来风格是获取超额收益的核心,弱美元周期下成长风格占优。 近年来A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大级别风格行情往往持续2-3年,而美元利率是风格轮动的锚。从历史经验来看,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美元利率下行阶段, A股成长风格占优。
4、8月配置以泛科技为主。 泛科技方向: 海外算力链已经有显著超额, 可以关注AI方向的高低切,包括 AI 应用、国产算力链;创新药延续景气,预计仍将持续跑出超额; 军工、风电行业有业绩弹性; 固态电池、3D打印等科技主题有望演绎。 顺周期方向: 关注涨价链,以及指数本轮反弹相对低位的食饮方向。
(三)券商行业掘金
万联证券: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商业化应用
1、7月3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从“开展”到“持续推进”再到“深入实施”,我国“人工智能+”行动层层递进,人工智能产业已迈入规模化商业化应用阶段。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
2、政府及国资央企在“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中要持续发挥引领作用。本次会议指出“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放场景等支持技术落地。”2025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再度召开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将中央企业的“AI+”专项行动聚焦在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落地、智算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AI大模型等关键核心技术环节的研发突破。
3、支持性政策,从资金、人才等多维度保障我国人工智能国产化水平位居国际领先水平。本次会议提出“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要继续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保障高质量人才供给,让我国的AI企业在通用大模型、算力基础设施、AI产品应用等各产业链环节位列领先水平。
4、会议提出“要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治理,伴随“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规模化商业化加速落地,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优化健全将会是重点发展方向,以保障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安全规范发展。
5、我国在开源AI大模型领域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DeepSeek、阿里通义千问、智谱等大模型产品,为我国“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建议:1)关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过程中AI产品的规模化、商业化的加速落地,具体包括布局AI终端、AIAgent及潜在杀手级AI应用产品的领先企业;2)规模化AI应用落地促使端侧及推理算力需求激增,关注对AI算力产业链需求的提振,具体包括布局智算中心建设、液冷服务器、光通信、铜连接等领域的领先企业;3)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亟待优化,关注布局安全领域及治理的相关企业。
金元证券:低空经济下的通感解决方案——卫星互联网
1、卫星互联网: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目前,卫星互联网主要作用于通信、导航和遥感领域,与低空经济天然契合,两者在技术层面的高度互补与协同。传统地面移动网络在垂直覆盖上的局限性使得低空飞行器的通信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而卫星互联网的广域覆盖特性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2、2024年,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同时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定位新增长引擎。通感一体与星地协同:通感一体化是指通过共享频谱资源、硬件设备和信号处理流程,使通信系统兼具环境感知能力,以此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卫星导航系统则可以为通感一体化提供精准的时空基准。通过5GNTN(非地面网络)技术,卫星互联网与地面5G/6G网络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地面二维通信的局限,构建了地面—低空—空天无缝覆盖的三维网。
3、精准定位与导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导航增强系统相结合,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中国移动的“双频通感立体网络”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实现了低空飞行器的精准起降和航线跟踪,为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在卫星信号受遮挡的环境下,通感一体化系统可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实现辅助导航,形成卫星与地面感知的互补机制。
4、遥感与动态三维航图:卫星互联网结合地面基站和传感器,实现对地球表面的环境、气候、灾害等的感知与监测,生成动态三维航图,为低空飞行器和地面用户提供实时信息。差异化互补:地面5G-A(尤其是毫米波频段)具有更大通信带宽和更精确的位置感知能力,适合城市人口稠密区域的细颗粒度空域管理;而低轨卫星互联网则凭借广域覆盖优势,在城际、山河湖海等地区实现快速覆盖。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10183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