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金财中报:AI“故事”性感,但“失血”的现金流更现实
2025-08-03 08:02:21  中金在线   [查看原文]

市场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关于AI的故事。中科金财的中报,表面看也确实在讲这个故事:营收增长14.36%,人工智能业务收入更是同比翻倍。 如果只看这两个数,似乎转型之路一片光明。但作为风险厌恶者,我们习惯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摆在一起看。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这份看似增长的成绩单背后,可能藏着一个价值陷阱。

营收增长的“B面”

这份中报最核心的矛盾,是营收结构和盈利能力的恶化。

营收增长的14.36%,主要由“数据中心综合服务”贡献,这块业务收入暴增189.34%,成为营收第一大支柱。但代价是什么?是其毛利率大幅下滑8.66个百分点,仅剩13.24%。 这类业务,行内人都懂,更偏向系统集成,做的越多,垫资越多,利润越薄,干的是辛苦活。

反观被寄予厚望的“人工智能综合服务”,虽然收入增长101.85%,看着很热闹,但毛利率却从去年的约42%骤降至27.46%,下滑了14.53个百分点。 这才是最需要警惕的信号。AI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叙事和估值锚,其盈利能力的快速下滑,要么说明竞争加剧,公司开始打价格战换市场;要么说明新增的AI项目“含金量”不足。无论是哪种,对其长期护城河都不是好消息。

而公司传统的“金融科技综合服务”业务,收入则大幅萎缩47.45%,几乎腰斩。 这是一个典型的“老业务失血,新业务输血不力”的局面。增长的质料值得商榷,用低毛利业务换来的营收规模,对股东价值的提升有限。

现金流不会说谎

如果说利润表的“成色”不足,那现金流量表则更加直白。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3亿元,同比去年-1.63亿大幅流出更多,可以用“失血”来形容。 公司解释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这与数据中心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完全对应。这种重资产、需要大量前期采购垫资的业务模式,对公司的现金流是极大的考验。对于私募基金而言,我们极其看重经营性现金流,一个持续烧钱换规模的模式,如果没有强大的融资能力或清晰的盈利拐点,风险敞口会越来越大。

再结合资产负债表看,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依然不小,而第一大股东沈飒女士仍有33.88%的持股处于质押状态。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点,需要持续跟踪。

转型路上的“阿喀琉斯之踵”

综合来看,中科金财正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转型十字路口。它在努力抓住AI的风口,这一点从其持续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48%)和积极的产业布局中可以看出。但财务数据是诚实的,它揭示了转型的“阿喀琉斯之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恶化。

目前市场可能仍被其AI业务的收入增速所吸引,但专业投资者必须看透增速背后的盈利质量。当一个公司的核心叙事业务毛利率大幅下滑,同时现金流持续为负且在扩大,这很可能触发“戴维斯双杀”。

当然,任何转型都有阵痛。关键的观察点在于,数据中心业务能否带来高粘性的后续服务收入,以及AI业务的毛利率能否企稳回升。在看到明确的改善信号之前,对这份中报,我们只能给出一个谨慎的评价。追逐风口值得鼓励,但前提是能活下去,并且能健康地活下去。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