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国机器人行业的代表人物之一,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2025年将是机器人行业迎来“爆发临界点”的关键一年。这一观点不仅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也激起了公众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遐想。
王兴兴指出,当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随着AI大模型的出现,人形机器人在学习和适应复杂环境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以前需要一到两年才能让人形机器人学会走路,现在利用AI算法训练一个月就可以实现。这种技术的飞跃为机器人在工业、服务、家庭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然而,王兴兴也坦言,尽管AI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机器人AI尚未突破临界点,生存成为首要任务。他指出,目前机器人在硬件方面仍面临负载能力、精度和成本等挑战,但这些属于工程技术问题,可以通过持续的研发和优化逐步解决。此外,王兴兴还提到,机器人与AI的结合技术临界点尚未到来,整体技术方案尚未跑通,但通用AI技术已经出现曙光,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可能达到临界点。
在机器人产业的热潮中,宇树科技凭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产品和灵活的商业模式脱颖而出。王兴兴从草根创业者起步,早期资金有限,因此习惯于亲力亲为,从电机驱动器到控制算法,都力求自研。这种坚持自研的理念不仅降低了产品的采购成本,还提高了产品的兼容性和研发效率。目前,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60%,人形机器人也在2023年下半年实现了小批量量产,成为全球订单最多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之一。
王兴兴还强调,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虽然宇树科技在2024年初成功融得10亿量级的资金,但这只是起点,真正的竞争尚未开始。他预计,随着临界点的突破,将有更多的资金涌入这个行业。同时,他也指出,机器人行业并不会出现新能源汽车行业那样的“卡脖子”问题,虽然芯片领域可能仍存在一些挑战,但整体行业处于一个较为灵活且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谈到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时,王兴兴以幽默的方式回应了关于机器人报复人类的担忧。他指出,机器人对硬件伤害的感受远不及人类强烈,因为它们可以随时更换硬件载体,且对死亡和受伤的痛感和恐惧并不强烈。这种观点不仅展现了他对技术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社会的乐观态度。
王兴兴还设想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到2025年年底,通用机器人的AI模型将在技术上得到突破,一个能够在工厂或服务中有效完成各类工作的机器人将正式面世。他相信,这样的机器人将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被引入家庭,改变家庭结构、社会运行模式和人类的生活习惯。他甚至构想了一个由机器人主导的未来:在喜马拉雅山脉凿开一个口子,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深入青藏高原,使其变得宜居。
然而,王兴兴也清醒地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他指出,尽管水面下每年都有很多技术突破,但真正的临界点还未到来。他强调,宇树科技将继续保持年轻和灵活的优势,随时调整技术路线,保持竞争力。同时,他也呼吁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努力,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以规范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2025年,机器人行业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王兴兴的预言不仅为行业指明了方向,也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期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机器人将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幻想,而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