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表态,国家邮政局出手!快递行业“内卷式”竞争,是时候叫停了
2025-07-22 13:43:05  热点叭叭叭   [查看原文]

自2024年7月高层会议首提“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后,反内卷已成社会各界的共识,国家也在加大对“内卷式”竞争的整治力度。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请注意!从“防止”到“整治”,口径措辞上的变化足以表明中央的决心和态度。

自今年以来,整治“内卷式”竞争,已在不同的治理语境下被反复强调——

今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要综合整治 “内卷式” 竞争;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再次提出“反内卷”竞争,也再次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前段时间(7月8日),国家邮政局党组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邮政快递领域市场制度规则,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依法依规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

种种信号已经“满格”,“反内卷”的风向更加鲜明。近期,美团、京东和阿里被市监总局约谈,要求三家外卖平台规范促销、理性竞争,又一次向社会传递鲜明信号——

“内卷式”竞争现象依然存在,相关整治还将继续深化。

由此可见,整治“内卷式”竞争,绝对不是简单的喊口号,而是实质性的行动。可以预见的是,快递行业已经到了走出“内卷”的关键时刻,各大快递企业必须要顾全大局,顺势而为,容不得后知后觉。

01

快递行业 “内卷”,已付出太多“代价”

判断行业的风向,首先要正视目前的现状。

“内卷式” 竞争与良性、公平的竞争背道而驰,本质上是一种恶性、无序且无效的竞争, 不仅冲击了公平竞争秩序,也带来资源错配、产能过剩、低效重复布局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削弱了市场与行业的创新动能。

就现实看,快递行业的“内卷”乱象,即便称不上最卷,也绝对是其中之一,其负面效应不容小觑——

▌1、助长价格战

在商业的语境里,一切生意都建立在利润之上。近年来,快递行业的“价格战”一年惨过一年,末端网点的日子一天难过一天,甚至亏本的买卖也硬着头皮干。

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来看,短期内,价格战可以让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快递服务,但长期来看,一味地以低价格来抢市场的行为,不仅压缩了企业自身的利润空间,也扰乱了市场正常价格秩序,导致整个行业陷入 “增量不增收” 的困境。

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但快递业务单价却降至 7.52 元,同比下降 9.2%,价格战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

▲电视剧《小舍得》剧照。

▌2、拉低服务水平

揆诸现实,价格战是快速抢占市场、争夺客户的有效途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而技术沉淀、精细化管理、服务质量提升上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深耕,短期内难以显现效果。

在价格战的“裹挟”下,一些快递企业不得不狂飙突进,以牺牲服务为代价,降本削减服务投入(如减少人力、压缩配送时间等),导致服务质量下滑,快件延误、丢失、破损及送货不上门、服务态度差等问题频发,最终拉低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

▌3、恶化行业生态

市场从来不排斥价格竞争,但一味地以低价格来抢市场的行为,难免造成一种失控的竞争,所产生的问题也将越来越明显、尖锐。

宏观上,快递企业以低价抢市场,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陷入 “越做越亏” 的恶性循环,严重损害快递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使其在内耗式竞争下深陷发展瓶颈期,导致刷单、跨区取件、黄牛党等不正当竞争乱象四起。

而从细处看,任由价格战驱动的低价竞争,会“吃掉”末端快递员的权益保障与待遇增长空间,也会在无形中让电商卖家养成对“低价”的依赖,影响了整个电商快递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内卷”的大幕自上而下落下,各家快递企业在“内卷”中已经付出了太多“代价”,是时候停下来深刻反思。

02

多种因素叠加,催生内卷困局

问题来了:为何快递行业如此“内卷”?

答案有很多,在老鬼看来,绕不开以下几点——

▌1、产能供需失衡

从供需矛盾角度看,近年来,对各大快递企业的产能扩充突飞猛进,但业务量增速却逐渐呈现放缓趋势。按照目前各大快递公司的基建规划、投入和建设速度,全行业的产能储备和扩容速度,已经高于增量的规模,产能过剩的迹象和趋势越来越明显。

市场竞争本身就是配置资源的最有效方式,随着基础建设和产能的大幅提升,必然会驱动企业去寻求更多的业务量来“填(平)饱(摊)肚(成)子(本)”。在残酷的存量市场竞争中,对业务量和市占率的追求,依然是头部玩家的“头等大事”,行业价格战也在所难免。

▌2、电商客户倒逼

众所周知,电商件在各大快递企业中的业务占比基本上都超过50%甚至更多。客户一旦大到这种程度,就真的是“上帝”了。僧多粥少意味着客户的话语权就高,在价格层面可操作空间也就更大。

面对越来越强势的电商客户,快递企业的话语权越来越弱,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快递企业不断推高客户服务的预期,又不断降低服务价格,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上帝”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可以为此而支付的费用却越来越少。上述两种矛盾始终在相互博弈,加剧了整个行业的恶性循环。

▌3、同质化严重

当下各大快递企业,尤其是高度依赖电商业务的快递企业,无论是服务水平、价格体系、运营效率都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

在这种高度饱和、竞争差异化并无悬殊之处的快递市场里,拙劣的模仿,长期的跟随,容易丧失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总想着比拼 "谁能更便宜" ,既不愿创新也不愿投入,在相似的产品和服务上进行同质化创新。

过往的一系列“暗战”已经证明:内卷是一种没有赢家或者说全输的竞争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想着靠“内卷”去抢市场,无异于自寻短见,是时候做出改变,也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03

整治 “内卷” ,势在且必行

快递行业反内卷,是一时风浪还是长期大势?

答案显然是后者。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不是一朝一夕的波动,而是多方合力推动的“必然”大势。

这个“必然”就是驱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底层逻辑和竞争主线——

▌1、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整治快递行业 “内卷式” 竞争,能引导企业跳出低价恶性循环,转向技术创新、服务提升和管理优化,增强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部分企业加大智能设备投入,提升效率与服务,降本增效。

▌2、提升消费者体验

快递业需回归服务本质,整治 “内卷式” 竞争可遏制服务质量下滑,促使企业更关注消费者需求,提升快件时效、安全性与准确性,改善服务态度,加强送货上门等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调查显示,服务质量已成为消费者选快递时仅次于价格的重要因素。

▌3、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打击不正当竞争、整治 “内卷式” 竞争,能营造公平市场环境,保护合法企业利益,激发创新活力,鼓励企业以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吸引优质资源进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4、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快递业是电商产业链关键环节,整治 “内卷式” 竞争可避免快递企业与电商卖家陷入低质低价循环,促进双方建立稳定互利合作关系,还能带动包装、运输设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5、保障从业人员权益

“内卷式” 竞争压缩企业利润,影响快递员等从业人员收入与福利。整治后企业盈利能力提升,能改善从业人员工作条件与待遇,保障合法权益,稳定队伍,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与效率。

04

破“卷”路径

“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协同共振

风往哪个方向吹,浪就要往哪个沙滩拍。

当前,国家和管理部门所释放的“反内卷”信号已经非常明晰,寻求一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有的选择。

那么,快递行业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呢?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