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智慧大脑”:龙江稻田AI巡视,农民轻松种地
2025-08-03 09:34:39  今日头条   [查看原文]

北大荒集团友谊农场的稻田里,500余套物联网设备组成“智慧神经网络”:田间气象站每10分钟更新数据,无人机航拍生成作物三维图谱,智能闸门根据土壤湿度自动灌溉。当传统农民还在凭经验施肥时,这里的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完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现象背后的生产力革命:黑龙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9%。这种“无人化”种田模式,不仅让190万亩耕地实现增产12%,更解放出30%的劳动力投身乡村旅游、电商等新产业。

争议与思考:有人担忧“机器取代农民”,但农场负责人算了笔账:智慧农业创造的运维、数据分析等新岗位,月薪普遍超过传统耕作收入。真正的危机不是技术替代,而是农民能否跟上时代步伐。

评论钩子:当“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历史,新一代农民需要学习编程、数据分析,你认为这是挑战还是机遇?

内容提及地域:黑龙江省

IP属地:广东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