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定位与使命国家战略响应广西立足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布局,发挥连接东盟的区位优势,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目标: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注入新动能。三大行动方向服务国家所需:对接国家科技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抢占发展制高点。发挥广西所能: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能源与语料资源、数字通道等优势,发展以AI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回应东盟所盼:助力东盟国家解决主权大模型研发短板(算力、算法、资金),保护本土语言文化,弥合智能鸿沟。核心举措一、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功能定位:中国AI企业进军东盟的"桥头堡"、东盟对华AI合作"第一站"。布局:在南宁核心区划设7.78平方公里,联动东盟国家设分中心。进展:签约44个项目,覆盖算力基建、算法研发、"AI+制造"等领域;展示中心、孵化区建设全面推进。二、协同推进AI安全治理建设中国—东盟AI安全示范中心,引聚奇安信等安全企业。共建安全研究院、实验室,研发本地化安全技术。深化"AI+反诈"合作,推动建立东盟通用AI安全标准。实践案例:以老挝主权大模型为试点,启动多模态语料收集与小语种数据集建设。三、构建跨境产业生态模式:"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产业重点: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如柳州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医疗设备等硬件;垂直领域软件。合作机制:举办"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挖掘应用场景。吸引200余家企业洽谈,签约70多个"AI+"项目(总额超330亿元)。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东博会赋能:2025年第22届东博会将设AI专馆,大模型全程赋能办会。人才培养:面向东盟官员、企业、留学生开展AI培训,共建实训基地。民间合作:拓展多语言翻译、数字文旅等领域交流。支撑体系政策保障出台专项政策支持要素供给、数据开放等;衔接国家"十五五"AI规划。基建升级强化算力网络:建设"一核多点"算力体系,打造面向东盟的算力枢纽。互联网出口带宽达6175万兆,5G基站14万个。人才与科研筹建广西人工智能高等院校(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建设中国—东盟大模型应用实验室、创新研究院;推动AI全学段教育及社会通识教育。金融创新打造科技金融先行区,支持东盟主权数字货币研发;构建AI产业基金集群,吸引东盟业务金融机构落地。核心成果与愿景短期成效:南A中心启动、主权大模型研发落地、产业项目集聚。长期目标:形成中国—东盟AI技术、产业、治理协同生态,助力区域数字化转型,强化"一带一路"科技合作。
内容提及地域: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柳州市、南宁市
IP属地:中国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