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培训乱象要治标更要治本
2025-06-30 09:22:41  东南网   [查看原文]

总台《财经调查》记者发现,眼下市场里一些教培机构悄悄玩起了“文字游戏”,将“培训机构”包装成“舞蹈工作室”,通过注册有限公司,打擦边球规避监管;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假舞蹈培训机构里,大量充斥着无教师资格证资质的假舞蹈老师,这些无证办学、无证教学的儿童舞蹈培训机构,已经导致了多名学习舞蹈的少年儿童发生伤残事件。(6月30日《极目新闻》)近年来,伴随美育热潮升温,舞蹈培训成为不少家长为孩子规划成长路径的重要选择。然而,一些机构打着“艺术教育”的旗号,行“逐利圈钱”之实,无证办学、虚假宣传、师资造假、考级乱象等问题频现,甚至导致儿童伤残事件发生。艺术教育本应提升孩子素养,培育美育抓手,如今却变成一场“逐利秀场”,乱象丛生的舞蹈培训市场着实“病得不轻”。乱象背后是监管的模糊地带,制度上的漏洞。一些地方管理松懈,对培训市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考级承办单位本该是制度守门人,却沦为灰色产业链的节点,甚至为其“保驾护航”。从考级舞弊到师资买卖,一条条灰色通道亟待堵死。整顿舞蹈培训市场,不能靠“运动式”突击,需建立常态化、智能化监管机制,推动跨部门协同治理、信息共享、动态追踪,形成“全国一张网”式的监管格局。要治标更要治本。对培训机构而言,师资是核心,资质是底线。必须推动从业教师持证上岗、定期培训、标准考核;对考级机构,则应重新厘清其权力边界和职责义务,严禁承办单位“变味”谋私利。可探索设立全国统一艺术培训和考级平台,既规范市场行为,又方便家长和监管部门查询核验,堵住“假证书、真忽悠”的信息黑洞。此外,一些家长热衷于“考级、拿奖、堆履历”,将艺术学习异化为竞争工具,这在无形中助长了违规操作。因此,治理不仅要压实机构责任、强化政府监管,还应引导家长理性认识美育的真正价值。唯有回归教育本质,让艺术培训回归“育人”初心,市场才能真正步入良性轨道。(孙维国)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