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玥)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日前在北京闭幕。记者从盐田区获悉,由3名老师和2名中学生组成的万思未来馆团队参赛,是国内教培行业唯一参赛队,其中年仅14岁的马同学更是本届运动会参赛年龄最小的队员。
该团队使用宇树G1和优必选天工机器人,参加了400米跑、100米跑两大项目,取得100米预赛小组第一(总排名31)、400米预赛小组第二(总排名32)的优秀成绩。
在盐田区的万思未来实验室里,备赛的每一步都是一堂“沉浸式工程实践课”。两位中学生深度参与训练和优化:为机器人安装摄像头获取“第一视角”,精心挑选并测试适合的“鞋子”以增加脚底摩擦力,解决行走稳定性问题。
抵达北京速滑馆后,学生们敏锐察觉到:比赛场地比实验室更为光滑,防滑成了成败关键。他们立即行动,在老师指导下反复调试,优化摩擦力,成功提升了机器人在高速奔跑中的稳定性。
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强手,两名少年沉着冷静、默契配合,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赛后他们感慨,“科技探索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不断试错和改进的勇气。”
记者了解到,万思未来馆位于盐田区梅沙街道的生物圈三号,以九大实验室和展厅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涵盖人工智能、汽车智造、生物基因、航空航天、虚拟未来等诸多前沿科技领域的综合性场馆。该馆与9家创新企业深度合作,共同为青少年们提供一个探索科学奥秘、启迪智慧的全新空间。
自2024年9月正式亮相以来,这座以未来科技教育为导向的场馆,如同一块强大的磁石,迅速吸引了深圳乃至周边地区众多青少年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