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大涨利润却没跟上!恒华科技上半年业绩增速现“剪刀差”,AI赋能难掩盈利隐忧
2025-08-19 13:07:52  每经网   [查看原文]

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魏官红    

在营收实现近八成“狂飙”式增长的同时,恒华科技(300365.SZ,股价7.24元,市值43.4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呈现出令人费解的“剪刀差”。

8月19日晚间,恒华科技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3.73亿元,同比增幅达78.31%,归母净利润仅606.24万元,同比微降3.98%,扣非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82.44%,仅59.94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营收高歌猛进与利润不升反降的尴尬局面,暴露出恒华科技在业务结构调整、成本控制方面面临挑战,也使得其在AI赋能下的增长质量受到市场关注。另外,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加之应收账款和存货高企,或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其资金周转和盈利可持续性的担忧。

AI(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公司战略核心,究竟能否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盈利能力?这无疑是摆在恒华科技面前亟待解答的关键命题。

营收与利润表现“背道而驰”:AI布局拉动增长但盈利承压

2025年上半年,恒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8.31%。公司对此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本期承接的大型系统集成项目竣工验收。

恒华科技作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AI领域。根据2025年6月12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已将AI技术深度融入其软件产品及服务,例如通过自训练的AI视觉模型应用于智慧工地,实现人员违规操作、车辆异常驾驶、安全隐患等违章行为的精准识别与实时预警;同时,“无人机+AI”自动巡检系统大幅提升了设备缺陷检测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在AI大语言模型研发及应用方面,恒华科技基于LLM(大语言模型)、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构建电力行业知识库,并推出了AI设计助手“道亨智询”,旨在提升设计效率。这些AI布局无疑是公司拓展业务、获取大型项目的重要支撑。

然而,营收的“狂飙”并未带来利润的同步增长。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6.24万元,同比下降了3.9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59.94万元,同比大幅下滑82.44%。这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营业成本增速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速。2025年上半年,恒华科技的营业成本达到2.89亿元,同比激增83.92%,高于营收78.31%的增速。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24.71%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34%,下降2.37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下降,与公司业务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在业务结构方面,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占比提高,但部分数据中心系统集成项目为固定总价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因设计实施方案调整及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致使项目成本大幅增加。

这一问题在2025年上半年依然延续。半年报显示,恒华科技系统集成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65亿元,占总营收的44.20%,但其毛利率仅为5.66%,远低于软件服务35.16%、技术服务16.40%、软件销售97.34%和硬件销售22.58%的毛利率水平。

显然,系统集成业务虽然贡献了大量营收,但其低毛利率特性以及来自项目成本控制的挑战,成为吞噬公司整体利润的关键因素。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3250.55万元,同比下降14.80%,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费用压力,但若长期持续,或将影响其在AI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双压力”:扩张背后的资金隐忧

除了营收与利润的“剪刀差”,恒华科技的现金流状况和应收账款高企问题也敲响了警钟,揭示了公司在快速扩张背后的资金隐忧。

2025年上半年,恒华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亿元,相较于2024年上半年的-2.40亿元略有改善,但显示出公司在日常经营中未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来覆盖其运营成本和投资,仍需外部融资来弥补资金缺口。

此外,截至报告期末,恒华科技的货币资金为4.10亿元,相较于2024年末的6亿元有所减少。

对于货币资金的减少,恒华科技解释称,主要原因在于本报告期应收账款回款少于经营性支出。

截至2025年6月30日,恒华科技的应收账款达10.02亿元,相较于2024年末的9.33亿元,增加了约6900万元。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也从2024年末的40.29%上升至40.97%。

在风险应对措施中,恒华科技提及,其主要客户为电网公司及相关企业,信誉良好,历史回收情况尚可,但大额应收账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目前现金流状况产生了影响,牵制了公司业务的发展。随着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应收账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如果出现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或无法回收发生坏账的情况,公司将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报告期内,恒华科技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达1144.77万元,这直接反映了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的提升。若未来部分款项不能按期或无法回收,将直接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

与此同时,恒华科技的存货规模也在报告期末达到了5.82亿元,较2024年末的2.84亿元大幅增长,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从12.26%跃升至23.77%。

恒华科技对此的解释是,本期承接的部分项目尚未取得客户验收确认,发生的项目执行成本未能结转所致。存货的大幅增加,不仅影响了资产周转效率,也可能在未来面临跌价风险,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竞争的加剧,也让其面临的竞争风险在加剧。恒华科技提到,随着软件国产化及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行业内原有竞争对手的规模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同时新进入本行业企业增多,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市场营销、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这可能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同时高强度的竞争往往导致价格战、营销战等策略频繁上演,增加了企业的市场风险。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415728314

本栏目中的所有页面均系自动生成,自动分类排列,采用联索网络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提取、语义计算等智能搜索技术。内容源于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网站、电子报刊、行业门户、客户网站等。使用本栏目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