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大众新闻:现在身边的场地设施越来越多了,赛事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但“谁来教”“上哪学”成为了不少健身群众更为关心的话题。对此,体育总局做了哪些工作?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回应称,“十四五”期间,围绕“有人教”“上哪学”,不断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深入基层。围绕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以及青少年、老年人、妇女等重点人群,不断增加体育健身培训供给,力争让广大群众“会健身”“健好身”。
丁东介绍,“有人教”的首要前提是培养基层体育人才队伍。大家熟悉的广场舞领队、太极拳辅导员、跑团达人等,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各级体育部门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广泛活跃在基层社区和乡村,是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宣传员。近年来,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旺盛的健身需求,国家体育总局推出了“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目前已经在全国2.6万个行政村培养了5.6万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她们已成为农民健身的带头人。
“十四五”期间,还充分利用体育资源,积极培育体育志愿者,广泛开展“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体育志愿服务,积极推动国家队、省队进校园、进社区,将群众需要的健身知识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群众身边。据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体育志愿服务就超过1.4万场。
关于“上哪学”,丁东表示,一方面,加强信息发布,搭建了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各类信息。充分用好体育总局抖音号、全民健身公众号、中国奥委会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积极推送体育科普内容。还与“学习强国”“人民网”等平台合作,开设科学健身系列专栏,让健身爱好者不出家门也可随时了解健身信息,学习健身知识。另一方面,下沉社区,开展“职工体质检测与科学健身指导万里行”“体育科普中国行”“科学健身指导走基层”等活动,在上海、浙江、湖北等地组织开展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设置375个站点开展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推动各地全民健身中心、体质监测中心进一步丰富科学健身指导职能,积极探索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科学健身指导常态化服务。
丁东指出,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将继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队伍,不断促进科学健身知识、方法的研究和普及,为群众获得科学健身指导提供更多路径和平台,营造积极锻炼、科学健身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