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 同 通讯员 吕 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超声探头缓缓扫过甲状腺区域,在面前的屏幕上,机器自动框选并标记出一个微小结节,同时实时呈现分析结果:“C-TR 4A,9.41%……”
昨天上午,记者在位于海宁市长安镇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的浙江威尔德数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该公司总经理许金鑫展示了“AI智能超声机”的工作流程。
“‘C-TR 4A’代表依据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中国指南所判定的结节等级,‘9.41%’则为AI计算得出的该结节呈恶性的概率。”许金鑫指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解释道,此系统能够实现同屏显示与实时分析,可在1秒内完成识别、测量以及分级工作。
这台超声仪器从外观来看,与常规设备并无差异,而其内部有一块搭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智能芯片,系统能够即时调用十余万例临床数据开展智能诊断。该设备已助力嘉兴多家医院开展甲状腺、乳腺、腹部等疾病筛查,拓展临床科室应用,使单例检查效率提升了20%以上。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健康需求升级的挑战,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既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关键,也是嘉兴抢占未来经济新赛道、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这套融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算法的机器,正逐渐成为基层疾病筛查的得力工具。而在嘉兴生命健康产业的整体布局中,此类创新活力正呈现出多点迸发的态势。
海宁侏罗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可吸收止血凝胶,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贝莱胜电子(浙江)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工电子耳蜗、清洗消毒机等高端医疗器械制造,投产仅一年多便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4.5亿元……
这蓬勃发展的集群效应,其动能究竟源自何处?从国家战略到省级部署再到地方实践,政策体系的精准落子为产业发展构建了坚实支撑。嘉兴积极响应国家及省级政策导向,《加快生命健康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在本月完成意见征集,即将出台。
密集布局的创新平台为产业腾飞注入强劲推力。秀洲智联健康产业园正围绕先进医疗设备、器械制造、诊断监护治疗设备等方向加速建设;长三角(乾隆)再生医学综合中心项目于4月在嘉兴经开区签约,目标是打造再生医学研究和智能化应用中心,预计运营第五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海宁生命健康智造产业园则实现竣工交付,共同构成海宁市“一核一园N区”产业平台体系核心载体……这些差异化布局又紧密联动的创新平台,为嘉兴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蓄足动能。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嘉兴既能承接上海资源外溢,又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一套高效便捷的创新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宁医药创新和审评柔性服务站已率先在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设立,为生命健康企业提供业务咨询、资料预审、政策宣贯等“零距离”服务。“以往进行检测、注册审评等工作均需前往省里,时间成本与沟通成本均相对较高。”许金鑫深切感受到,如今检验检测院及柔性服务站都在身边,提供高效且全面的服务,企业可专注于创新研发。
服务能级的持续跃升,为产业创新注入更强动能。今年7月,长三角医疗器械检测评价与创新服务综合体、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海宁分院与“浙造器械”创新展示馆三家省级重量级平台在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同步启用,为产业发展装上了强大的“助推器”。
嘉兴这片创新沃土,正加速成为长三角生命健康产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