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生正在实实在在进入了医疗工作的日常实践之中。
▲AI医疗已不再是限于未来层面的设想,而是正在成为普惠大众的现实。
近年来,AI(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医疗服务的内涵与外延。作为泌尿外科一线医生,我同样已经深切感受到,技术不仅能够提升效率,更是正在推动着医疗资源的结构性重构。
比如,蚂蚁集团刚刚推出的全新AI健康应用AQ,通过“名医分身智能体”、“报告解读”“智能问诊”“健康随访”等功能,正在成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新型桥梁。
AQ不仅支持上传检查报告、影像资料,还能整合可穿戴设备的实时健康数据,辅助医生获得对疾病的初筛判断,提升了诊疗效率。
诸如这一类平台的兴起,不再仅仅是技术工具的演进,更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医疗体验与协作模式的诞生。
据了解,AQ还上线了以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超200位三甲医院名医AI分身。每个上线的医生智能体,都需要经过医生及其团队严格训练与测评。
随着这样的AI医生正式上岗,AI医疗已不再是限于未来层面的设想,而是实实在在进入了医疗工作的日常实践之中。更令人期待的是,AI赋能医疗普惠化,小地方也能看上“大专家”了。
AI让医疗服务发展更均衡
众所周知,中国医疗体系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极为显著。大城市三甲医院汇聚了顶尖设备与专家,导致患者蜂拥而至,门诊、病房压力巨大。
而其背后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偏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上述条件匮乏,导致很多患者看病就倾向于去大城市。
同时,即使在同一个区域之内,也存在层级间资源分配失衡的问题,大医院虹吸效应显著,导致患者无论病情轻重都涌入大医院,基层资源则被闲置。
此外,医疗机构间信息壁垒森严,检查检验结果互不认可,既浪费资源又加重患者负担,严重制约医疗服务的均衡发展。
对于在医疗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来说,AI应用也有可能显著减轻非诊疗性工作负担。例如在泌尿外科日常接诊中,患者常带来多地的检查和化验报告,内容繁杂、格式不一,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整理。
这时候,借助AQ等平台的自动解读能力,医生可以更高效地把握患者病情主线,专注于诊断与治疗决策,从而提升诊疗效率与专业判断质量。
对于患者来说,AI的各种应用同样方便好用。例如,AQ平台的“初诊导诊”“报告解读”“挂号推荐”等功能,就能实实在在为医患带来便利。
初诊导诊时,AI通过对话了解患者症状,精准推荐科室,减少盲目挂号;报告解读功能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便于患者理解病情,也节省医生解释时间。
AQ平台的挂号推荐,则依据科室挂号情况、医生排班和患者病情,优化就医流程,减轻医生接诊安排压力。
健康管理也是AI的强项
当今的健康新理念,不仅包括看病,更关注健康管理,而这恰恰是AI的强项。
比如,针对慢性泌尿系统疾病,有了AQ这样的AI应用,就可以通过连接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生理数据,一旦出现异常信息就能及时预警,并根据具体病情针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管理计划,助力整体化地干预病情。
日常健康管理干预方面,AI能够依据用户个人信息分析健康风险,推送针对性建议,如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结合搜集的个体特点,提醒久坐人群加强运动、增加饮食纤维含量、均衡液体纳入等,从根本上做到加强预防。
当然,要成为被广泛认可的 “健康管理助手”,AI应用还需提升准确性、优化用户体验,加强与医疗机构协作,形成完整健康管理链条。
总的来说,我特别认同“AI医疗的终极目标是普惠”的基本理念,从契合医疗保障全民健康的本质而言,AI已经展现了实现该愿景的潜力。不过也要看到,目前还存在着技术普及、经济成本和公众认知等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缺口。
比如,AI目前对复杂病情判断存在局限,当前其结果仅可用作参考,最终诊断仍需医生综合判断。
再如,目前AI在改善资源分配上尚处起步阶段,虽已具备一定作用,但距离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基层和偏远地区医疗机构对AI技术的认知、掌握与应用能力不足,缺乏设备与人才,需加强技术培训帮扶。
对此,国家也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比如,《“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促进医疗数据流通共享,为AI模型训练提供优质数据,提升AI医疗产品服务性能,推动其在各地普及。
《卫生健康行业AI应用指引》则明确行业规范,指导相关主体开展AI医疗应用,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增强患者信任。这些都是针对上述瓶颈问题的指导性政策。
而另一方面,AQ这样面向大众的优秀产品不断问世,也是相关厂商平台针对市场需求提供的解法。
AI会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更多深度融合,获得更多的知识创新、观念更新,AI也将在药物研发、医疗教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的、超越我们可预期的作用。
我们期待更多像AQ这样的产品面世,因为惟有这种创新平台的百花齐放,才能给AI医疗的普及带来更多的选择、更繁荣的支撑。我们也有理由相信,AI 医疗一定会顺应市场需求,朝着技术融合创新与应用场景拓展方向发展。
当然,在发展中也会呈现超出我们预期的有关数据安全、伦理道德等新问题新挑战。这也要求我们发挥更多的智慧,确保AI医疗这一技术创新能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医疗普惠,释放最大的正向价值。
撰稿 / 徐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编辑 / 何睿
校对 /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