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明星AI换脸广告引发的娱乐圈信任危机
2025年3月,一段"古天乐代言赌博平台"的视频在网络疯传:画面中,"古天乐"操着标志性港普宣称"好玩又安全",但细看之下,他的嘴角僵硬如木偶,声线与口型严重错位——这不是明星塌房,而是AI换脸技术制造的又一场娱乐圈信任崩塌。从刘晓庆"分不清哪个才是真的我"的困惑,到靳东粉丝被骗200万的荒诞,再到孙俪邓超"被代言"保健品的无奈,AI换脸正以"68元定制500部明星视频"的低廉成本,将娱乐圈拖入"真实与虚假的战争"。
当明星成为"提线木偶":从港普到甜妹音的技术劫持
古天乐的经纪公司在3月5日的声明中怒斥:"合成影片!从未合作!"但黑产早已盯上他的"港普"——诈骗团伙通过3秒原声即可克隆仿生语音,将其过往采访片段剪辑成赌博广告。更讽刺的是,这些制作粗糙的视频竟让部分网友"差点信以为真",只因"连口音的停顿都模仿到了"。与之类似,林峯的脸被贴在不同游戏平台广告中,机械的笑容与原演员的表情错位,被网友吐槽"像AI在操控提线木偶"。
顶流明星AI换脸广告
刘晓庆的遭遇更具荒诞性。3月3日,她在微博转发网友质疑:"画面是我,声音很像我,但不是我!"那个名为"晓庆人生"的假冒视频号,靠AI生成内容斩获7.8万点赞,直到本尊打假才消失。而奥运冠军全红婵的案例则刺痛人心:骗子用她的脸直播卖假蜂蜜,账号名"婵宝小助理"让粉丝深信不疑,收到假货后却反过来辱骂这个17岁女孩"见钱眼开"。
从粉丝到两会:一场关于"真实"的全民焦虑
AI换脸的受害者不止明星。2024年11月,江西一位老人执着地要贷款200万给"靳东"拍戏,手机里的"明星男友"实则是AI合成。靳东在政协小组讨论中痛陈:"观众被骗得很惨,这个性质非常恶劣。"这种焦虑在两会期间爆发——雷军提交的《加强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治理》建议案直指核心:"技术滥用已形成犯罪重灾区",他呼吁立法明确"AI换脸的边界红线",并要求平台对合成内容强制标识。
明星回应AI换脸事件
网友的愤怒则体现在社交平台的集体声讨中。有人发现杨幂、赵丽颖的脸被P进"假亲密戏"牟利,有人扒出黑产链条:"爬虫抓取明星照片+粉丝私生饭素材=明码标价的换脸模板"。《逆骑》短剧将迪丽热巴的脸贴在演员脸上,导致原演员嘴角抽搐时,热巴的五官却如"贴图"般悬浮,评论区满是"惊悚""吃相难看"的斥责。更令人忧心的是,某MCN机构后台数据显示,"AI院士"带货视频成本仅几百元,却能让老人花数万元买"干细胞口服液",最终因肝损伤住院。法律滞后与技术博弈:当"魔法"遭遇"魔法"
面对乱象,现行法律显得捉襟见肘。尽管《民法典》明确肖像权与声音权受保护,但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首例AI声音侵权案中,原告仅获赔25万元,对黑产而言不过"九牛一毛"。直到2025年3月,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9月起所有AI内容必须添加"显式标识"(如视频水印)和"隐式标识"(如元数据追踪),才算给狂奔的技术套上第一道缰绳。
AI换脸广告争议图片
技术攻防战也在悄然展开。科研团队开发的"对抗性水印"技术,能在明星照片被AI加工时自动"破坏生成内容";短视频平台则通过"挥手检测"识别异常——当用户被要求做转头动作,AI换脸会因无法模拟面部肌肉协同运动而暴露。但黑产的进化同样迅速:他们将直播压缩至8分钟,用虚拟IP地址流窜,甚至开发"动态模糊滤镜"掩盖合成痕迹。信任崩塌后的重建:从立法到公众觉醒
这场危机的本质,是技术狂奔下的信任体系瓦解。当孙俪邓超工作室不得不发声明"凡AI推荐视频均为虚假",当张馨予怒斥"AI复制我声音卖减肥药",明星们正集体陷入"自证清白"的困境。而普通人的风险更隐蔽:某换脸APP用户在上传照片后,第二天就收到精准整容广告,数据黑市上,60%的换脸软件会倒卖用户面部信息。
网友评论AI换脸广告截图
转机或许藏在细节里:雷军建议中小学教材加入AI伦理,靳东呼吁建立"明星白名单认证",而网友开始自发总结"打假指南"——"听声线是否有电子杂音""看耳垂是否随表情变化""查明星工作室官网确认代言"。正如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张鹂所言:"当我们不得不给真实内容贴'未合成'标签时,整个社会的信任成本已高得可怕。"
2025年9月,《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正式施行,AI换脸广告必须打上"技术合成"水印。但法律的补丁能否追上技术的迭代?答案或许藏在古天乐声明的最后一句:"必然追究到底。"——这不仅是明星的抗争,更是一场关于"我们还能相信什么"的全民保卫战。
内容提及地域:北京市、江西省、北京市
IP属地:中国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