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舞蹈培训市场乱象。
总台财经调查记者发现,眼下市场里一些教培机构悄悄玩起了“文字游戏”,将“培训机构”包装成“舞蹈工作室”,通过注册有限公司,打擦边球,规避监管;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假舞蹈培训机构里,充斥着大量无教师资格证资质的假舞蹈老师,这些无证办学、无证教学的儿童舞蹈培训机构,已经导致了多名学习舞蹈的少年儿童发生伤残事件。
记者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发现,当家长质疑办学许可证等资质问题时,违规从业者们的说辞五花八门……
总台《财经调查》记者发现,眼下市场里一些教培机构悄悄玩起了“文字游戏”,将“培训机构”包装成“舞蹈工作室”,通过注册有限公司,打擦边球规避监管;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假舞蹈培训机构里,大量充斥着无教师资格证资质的假舞蹈老师,这些无证办学、无证教学的儿童舞蹈培训机构,已经导致了多名学习舞蹈的少年儿童发生伤残事件。
巧取“舞蹈工作室”名称规避校外艺术培训监管
机构、老师无师资上岗
观众向《财经调查》栏目举报,个别网络平台出现了教唆规避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许可审批的言论,鼓吹通过注册普通公司、打经营范围擦边球等方式逃避监管。
很多观众也将一些少年儿童在校外舞蹈培训机构里,致伤致残的悲剧事件,举报给《财经调查》栏目。
在多地的走访调查中,记者发现合规运营的舞蹈培训机构,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将营业执照、办学许可证、收费价目表等核心资质在显著位置规范公示,经营流程清晰透明。
与此同时,市场中的个别商家,刻意规避“培训”“学校”等表述,多以“舞蹈工作室”等名称从事少儿舞蹈培训。查询这些从事少儿舞蹈培训的商家上传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虽标注“文艺创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易混淆表述,但均未包含“教育培训”“舞蹈培训”等许可项目。